The Context Works

一篇心得,开始2020年写作之旅

养成写作的习惯,会使人生获益无穷。写作可以让我们避免浅显的认识,在搜索引擎几秒钟就能得到答案的时代,学会向自己提问是深度思考的第一步。我真的理清脉络了吗?是不是像我认为的那样?写作者分享思想,同时也帮助自己思考。

写作让我们在和他人交流时懂得去理解,不是急着去回应。常写作的人会时刻收集素材,养成倾听的习惯。写作的人喜欢片刻的沉默,胜过表面的热闹。

会说话的人就会写作。很多人拒绝写作,是觉得自己文笔不好,其实白话口语一样能写出好文章,精巧的构思,敏锐的嗅觉,缜密的思考,哪一种写作风格都有适合自己的路。

三个月前,我开始刻意培养写作的习惯。这篇文章,我要与你分享这段时间的心得,这些话,有的来自我个人的体会,有的是来自记录的笔记,有的出自著名作家、编剧,我把它们整理出来,希望帮你启动写作之旅。

写文章的关键是什么?

诗人彼得·迈因克说,文学的表现力来自专注、巧妙和精细

每篇文章都要专注于一点,这一点就是主题,内容都在围绕这一点展开。想象一本书带给过你的感受,那就是它传达给你的主题,论文里它是论点,故事里它是基调,评论里它是观点。

文章还要巧妙地搭建结构,像电影导演的运镜,把观众的视线引向你希望的方向,带领读者走向你预设的终点。

好的文笔是精细的提炼,字斟句酌的金句,给读者的是惊喜,是寻常的陌生感

如何寻找主题?

关注每个细节,每个引起你兴趣、兴奋、疑惑、恐惧、异物感的东西。读书是最简单的方法,除此之外,留心生活中有趣的短文、诗句、格言、广告、寓言、祈祷、标语、微博、短信……都是灵感的源泉。不把自己的生活局限在网络上,线下和朋友交流,参加有趣的活动、认识有趣的人、体验不一样的生活,都能让你产生写作的冲动。

不断向自己提问,即便是再小的问题,也有无限挖掘下去的潜力。不断提出问题尝试去回答!搜索网络、求助他人、翻阅资料,总之在写出答案之前,你一定是深思熟虑过,不要给读者向你提问的机会,穷尽所有可能的路径、绞尽脑汁,这样的文章才是系统性思考过的、有价值的,对得起自己和读者的。

一旦养成这样的习惯,不只是写作,生活的一切都从日复一日的重复中苏醒过来了。

如何搭建文章的结构?

有了主题,接下来的任务是布局,美感出自秩序。生活是个局,工作也是个局,你的文章更是让读者短暂逃离现实的局。

首先,开头请一定要激发读者强烈的兴趣,可以设置一个谜题让读者自行去文中寻找答案;也可以是一个具体的场景,让读者身临其境后逐渐察觉异样。请看小说《追风筝的人》的开头:

我成为今天的我,是在 1975 年某个阴云密布的寒冷冬日,那年我十二岁。

是不是让人很好奇,想要读下去。即使你的文章是知识分享,也要注重故事性,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道理,都蕴含在故事里。

其次,不要倾倒细节,要有一个看不见的线牵引着读者,可以是时间、空间、疑问。如果你要抛出一个观点,就全文都以这个观点为核心,让所有文字都通向那个观点;如果你要构思一个的故事,请把故事的结构隐藏起来,让读者自行去发现。

例如在《白夜行》中,两位主角活在各自的世界里,东野圭吾用并行故事线构成了看不见的线索,让读者自行脑补两人关系,画出故事的来龙去脉。所以,请把发现真理的过程交给读者。

最后,既要让文字满足读者期望,又不可预测。这要求乍看有点奢侈。人们不喜欢在故事里重复生活,也不喜欢完全脱离生活的故事。请不要平铺直叙,更不要太跳脱,要给读者制造舒适区,再打破它。读文章就像谈恋爱:「男人彻底地懂得了一个女人之后,是不会爱她的」。(出自张爱玲的短篇小说)

如何锻炼文笔?

文笔是锦上添花,开始写作前请不要纠结,尤其是知识分享、论述观点类文章,比文笔更重要的是逻辑。

第二,一句自我介绍,一条微博,都是最小粒度的写作。每次发微博、Twitter、朋友圈,都请字斟句酌,变成语言的艺术家。

有些词语的周围需要全然安静,给它们足够的空间,就好比照片,有些照片周围不需要陪衬。

——阿摩司·奥兹

每次写作,请有意识地删除多余的副词、形容词,如果写故事,把那些形容感受的词(如「沮丧」、「快乐」)替换成具体的动作和神态。原研哉在《设计中的设计》说,「我们通常所说的五感,是非常不准确的,用指尖轻轻触碰的触感,和用手用力按压的触感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请去描写感受,不要概括感受

最后,请熟练使用口语写作,避免官方用词。尤其练习使用俗语、方言、俚语或其他习语。在我们国家,经常看到:「只有……才能」、「坚决落实」、「时刻牢记」。请把这些短语从脑袋里清出去,除非你打算写反乌托邦题材……

写在最后

上面这些技巧,都是写作的外功,要理解它的内功,还是要长期保持写作者的心态。写作是一种自我重建——这句话出自新京报的一篇文章《纪念王小波》,我非常喜欢下面这段话,最后分享给你:

对一个人来说,过去那种统一式教育所打造的自我,是一种童稚状态,人只有通过自我的重建,才能走向成熟。这种重建是一种孤独的旅程,一旦开始,就注定没有终点,你将作为「一个人」而不是「我们」中的一员,来面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