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ve Sun

互联网曾经有另一种可能

《Computer Lib》

1965 年,泰德·尼尔森(Ted Nelson)在提交给美国计算机协会的论文中提到一种将各种内容链接在一起的技术——超文本(Hypertext),如今超文本俨然已是互联网大厦的基石。但人们熟知的超文本和当初尼尔森预想的样子却有着天壤之别——在尼尔森的脑海中,一个失落的平行世界里,有着万维网的另一种可能。

泰德·尼尔森

尼尔森从小就是个爱幻想的孩子。深受导演父亲的影响,尼尔森酷爱写作,但他厌恶线性、渐进式的叙事结构,他希望所有资料都以一种混乱的,流动的形式保存起来。这样,每当他需要这些资料时,他就可以随时重建它们。如今已经 80 岁的尼尔森仍保存着数千小时自己的录音和录像,以备后人理解他的想法。这些录音和录像,同样也是没有目录结构的……

层级结构是邪恶的

尼尔森把对传统结构的抵制延续到了计算机时代。1960 年,尼尔森在哈佛读研究生期间试图自己编写一个拥有「并排比较」、「版本回溯」和「按大纲修改」功能的写作工具,但因为非科班出身和学业繁忙,最终放弃了开发。当时哈佛大学正在开发一套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尼尔森觉得那种线性的、机械的教学系统,是对计算机和教学的双重侮辱。思维应该沿着不同的路径探索,而不是以结构定义好的方式

尼尔森在 90 年代曾对苹果公司的 Macintosh 操作系统也持有同样的评价:

  • 在我看来,Macintosh 和 PC 没有差别。Macintosh 的交互做得更好,但是它和 PC 都是一样的概念结构,都是由 PARC 用户界面(PARC User Interface, PUI)与普通的层级架构目录(即如今所说的「文件夹」)组成。

  • 他们告诉你文件是分层级的;最基础的程序就是文字处理、数据库与电子表格;你必须使用「应用」;你必须费力地把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处理成层级架构的文件,用「特定的应用」打开它们。实际上,这些陈述都夹杂着谎言。他们描述了计算机的现况,但没说它可以是什么样,又应该是什么样。

——摘自《离线 OFFLINE》ISSUE 23,上都计划——失落的超文本,泰德·尼尔森语录

尼尔森的超文本设想

时间回到 1965 年,尼尔森把自己的设想——一个由「超文本」和「压缩列表」技术构成的非顺序写作系统,发表在了全国计算机协会的论文中。起初这篇论文并没有引起太多人关注,但超文本这个词却意外被历史保留了下来。尼尔森在不久之后发起了名为「上都计划」的项目。上都(Xanadu)的名字来自诗人萨缪尔·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在他的诗中幻想的忽必烈在元上都修建的雄伟宫殿。

忽必烈汗在上都造建,富丽堂皇的穹顶宫殿,伴有圣河阿尔佛,穿过深不可测的岩洞,一直流入无光之海

——萨缪尔·柯勒律治

在尼尔森的构想中,上都计划是一个拥有非线形结构的交叉索引系统——

  • 任何媒体内容双向链接,可以在平行文本之间自由跳转,一直追溯到内容的源头
  • 拥有深度的版本管理,每次对文本的修改都以版本号记录下来,以便追溯变更历史
  • 版权授权机制,由于历史可追溯,所以内容理论上都可以追溯到原作者
  • 可视化的差异对比,不同版本的内容可以比较差异,基于原文的修改可以同步到引文
  • 创作者可以基于已有内容进行增量出版,类似滚动更新机制

较早时期设计的 Xanadu 系统

尼尔森认为,层级的目录结构是一种专制。创作者应该时刻与媒体内容保持联系,而不应该关心它保存在哪。在尼尔森的理想里,文件夹是罪恶的,基于文件夹的树形目录结构更是丑陋。它代表了人类根深蒂固的层级观念在虚拟世界的投影。建立于层级观念之上,思维只会被束缚,真正的计算机,应该给予人类自由

尼尔森更不喜欢别人用基于超文本概念创造出来的 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尼尔森批评道:

它(HTML)的链接容易失效且只能单向链出,它的引文无法追溯,没有版本控制,也没有版权管理系统。

几经辗转,在资金等各方面条件都极其匮乏的情况下,上都计划在 2014 年终于发布了一个功能不完备的演示版本,我们可以在浏览器访问上都计划的官网查看它的最新状态。尼尔森还开通 Youtube 频道 TheTedNelson 给大众布道,可惜截止到我写下这些字的时候,订阅人数还不足 6000,在中文世界更是鲜有人报道。

如今的万维网已技术沉淀多年,尼尔森的计划在不少专业人士看来,如柯勒律治的诗一般,只是天方夜谭。

超文本不是技术,是文学。文学是指那些我们包装并存储的信息(一开始是书籍、报纸和杂志,现在还有电影、录音、CD-ROM 等)。未来的文学类型决定了人类将被如何记录和理解。这些还轮不到「技术专家」来操心。

——《离线 OFFLINE》ISSUE 23,上都计划——失落的超文本,泰德·尼尔森语录

OpenXanadu,推迟了54年之后的 Demo

对当今互联网的启发

在现在的互联网技术体系内,尼尔森的理想几乎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就像《人类简史》里的尼安德特人,种族虽然消亡,基因却融入了智人的血脉。上都计划以另一种形式融入了现在互联网的产品中。

上都计划在当时提出的概念是相当超前的,我们可以在很多工具中找到它的影子。

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个文字处理的 IDE(集成开发环境),它具备了当代 IDE 的大部分特性,并且非常有前瞻性的提出了基于版本的授权机制,这和现在不少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版权管理项目有异曲同工之妙。

同时,上都计划也在试图打造一个类似 Scrivener 卡片或印象笔记素材库的非线性写作环境,泰德·尼尔森在很早就预见到当时计算机书写环境的弊端,并对后来微软和苹果推出的办公软件嗤之以鼻。他有着那批 60 年代「老极客」的开放精神,推崇 Unix-like 「一切皆文本」的管理方式和滚动增量更新的系统机制。

不少人会第一时间想到 Notion,它也有着尼尔森所谓的非层级、链接一切媒体内容的能力。不可否认 Notion 的确优秀,但它本质还是基于 web 技术的链接跳转,它并不符合尼尔森的对内容双向索引的要求。尼尔森的终极理想,是一个有版本控制的互联网。

写在最后

写这篇文章前,我又翻看了《离线》在第 23 期关于上都计划的介绍,结合我之前写的那篇《我们的隐私被谁拿走了?斯诺登的新书告诉我们的真相》,赫然发现不同时代的 Hackers 想要打造的乌托邦和现实世界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鸿沟,那里面是理性的力量想要改造混乱世界的强烈冲动。可现实往往不遂人愿,假如尼尔森的上都计划被用来煽动仇恨、传播犯罪,那时他又将怎样面对呢?理想终究要面对各种不确定的因素考验吧。但尼尔森对互联网种种弊端的质疑,仍然对现在的我们有启发。

上都计划固然脱离现实,但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僵化世界的反抗,犹如古希腊哲学家描绘的理想乡——凡人仰望那绮丽的幻境,模仿它的样子改造自己的家园。